“很可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一直在全班前三名,只因体育成绩不及格,失去了评选三好学生的资格。”暑假前,儿子的班主任在电话的那一端,通报了儿子在校情况,话语里透露出严肃与坚定的语气。
站在初中新的起点上,儿子正在茁壮成长,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与惊喜,身高有了明显增长,人也变得懂事多了,可单单体育成绩在全班几乎垫底。这体育何时成了影响儿子成长的烦恼,我深感有些意外,平添一种无法排解的压力。
在放暑假的第一个晚上,“家庭小型会议”如期举行。瓜子、花生、水果摆上,音乐低放,放松心情,营造气氛,快乐交谈。循循善诱之下,儿子给出了答案:“我不喜欢体育活动!”
“生命在于运动,尤其长身体的时期,运动是不能逃避的。”我先采取高压策略,然后进一步坦诚地对儿子说:“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游泳等,你来选,我陪练!”
“篮球!”虽有几分不情愿,儿子总算有了选择。
周日清晨,儿子身着无袖的运动服,抱着崭新的篮球,像一名少年运动员,却带着苦闷的表情,跟随着我,来到了附近一所小学的校园。值班师傅为我们敞开了偏门。
炎热夏季,阳光高照,空旷的篮球场地只有我们父子的身影。低垂的柳树,排起了长队,簇拥着偌大的校园。树上的知了,越来越多地扯开了尖利的嗓子。
首先学习投篮,训练定点投篮。多次投篮下来,我很快发现,儿子无论是用力还是不用力,投出的篮球总是飘飘悠悠地飞出了场地,竟然连篮筐都碰不上,这让我吃惊不已。
我不得不一次次示范投篮。再看儿子,憋着委屈的脸,一次一次把篮球扔向场外。我对比着,思考着,终于发现了投篮的三大要点。
“投篮其实很简单!一是把握好姿势,球举过头,前手托球,后手抛球。”我摆好握球姿势,让儿子观察感受。“二是发力问题,后手为发力区,利用手腕瞬间的爆发力,把球弹出。”我反复演示发力的动作,让儿子一起摆动手臂。“三是线路问题,球到达篮筐不是直线,抛出后要经过一条弧线,篮球才能投进。”我耐心地讲解,儿子慢慢体验,开始专注起来。
分解动作练习后,儿子重新投篮。篮球开始不断地撞击篮筐了。这时,“嗖”的一声,球从儿子的手中射出,划过一道美丽的抛物线,漂亮地落入了篮筐的网带中。儿子投中了平生第一个球,一个精彩的进球。他兴奋异常,眼睛瞬间睁大,在场地上奔跑起来。
比赛开始。我与儿子轮番进行投篮,投过十球,统计一次。汗水湿透了衣服,我们父子全然不顾。儿子的战绩是10进3、10进5、10进4,我的成绩是10进4、10进5、10进5,我取得了暂时领先的优势。
接下来的五周时间里,儿子独自每天上午8时准时赶到篮球场,开始三个小时的体育锻炼,像一名篮球迷一样,刻苦训练投球、控球、运球、三步上篮等篮球技术。
又是周末的一天,儿子主动邀请我一起打篮球。篮球场地上,看着儿子有些熟练的动作,我惊喜之余,心里升腾出几分成就感。很快,儿子提议投篮比赛。经过激烈较量,我的成绩是10进5、10进4、10进4,儿子的战绩是10进6、10进7、10进6。儿子全胜,我尽了全力,却败下阵来。
篮球给儿子带来了欢喜,真正消除了他对体育运动的厌烦,甚至改变了儿子对学习与生活的态度。自此,与儿子相处时,我总能轻易发现,他的脸上时常洋溢着一分轻松与自信。
儿子愉快地度过了属于自己的暑期生活。在儿子开学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刚刚上班,办公室的电话铃响了。妻子激动地在电话里对我说:“祝贺你,咱们的儿子被选入了年级篮球队,还是主力呢。”
一时间,我沉浸在从未有过的开心幸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