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大型开场歌舞表演《龙腾十三钗》
表演者:张艺谋、倪妮、贝尔等
舞台风貌:十三钗可以穿着统一的龙刺绣旗袍,然后激发老谋子“红绿配”的慧根,肯定比往年舞龙、舞狮来得有看点。至于贝尔,扮成蝙蝠侠飞出来也可以,但这次最好是红蝙蝠。
No2
男声独唱《九月九的酒》
表演者:高晓松
舞台风貌:高晓松素来喜欢写词,这次可以自写自唱,把酒驾吃官司6个月的人生体验,都改编进歌词里。
如果央视够牛逼,建议请来周立波和伊能静,在台下现场给高胖子举牌,“O”或“X”,直接决定高晓松的劳务费。
No3
相声《情有毒钟》
表演者:莫少聪、孙兴
舞台风貌:传统的大褂也别穿了,两人不是喜欢“白”的么?直接脱光了上。讲到一半,依次痛哭流涕是必须的——当时面对电视镜头,这两人不也这样么?郭德纲都说了:“相声演员,无时无刻不能脱离生活。”
No4
小品《拆会馆》
表演者:赵本山、小沈阳、王小利、张柏芝
舞台风貌:都说赵本山小品背景单一,十几年都是东北黑土地,这次有转机了——故事发生在北京。只是这一次规模比较大,光搬几个模型扛上舞台怕是顶不住了,最好连夜赶制一个刘老根会馆的微缩模型。台词?可以效仿《卖拐》,“走两步”改成“砸两下”即可。
No5
京剧选段《盗御器·撼锦旗·碎青盘》
表演者:故宫博物院代表(特邀嘉宾:石柏魁)
舞台风貌:突破传统文化,穿插多媒体影音技术,在后方的LED屏上打出斋宫的滚动照片。角色分配方面,石柏魁一定演丑生?未必。如果央视安保力量过硬,不妨把故宫的十八大藏獒都请上台,再吠一段快板《吃干饭》。
No6
近景魔术《大变粉丝》
表演者:姚晨、大S
舞台风貌:姚晨和大S,一人打开一台手提电脑,登录新浪微博,然后用红布盖住屏幕。此时,可邀请方舟子和方宏进上台检验,确定没有任何外接设备和Wi-Fi设备。然后,姚晨和大S颤颤巍巍发功,揭开布一看,1分钟内,粉丝数量增加了3万。第二天,无数老百姓加入到揭秘队伍中……
No7
歌曲联唱《one world,one dream》
表演者:莫文蔚携意大利老公;
梁咏琪携西班牙老公;李玟携美国老公
舞台风貌:春晚的歌曲联唱,语种范围狭隘多年,最大突破不过英语。这一次,足以填补泛国际化的艺术真空——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齐上阵,估计挤得“关系户”英皇帮都没了哼哼唧唧的时间。这样下去不出三年,默多克就会找上门来,谈春晚的欧洲转播权了。
No8
特别环节:穿插念贺电
表演者:《宫》《步步惊心》剧组
舞台风貌:这个环节,如果你收到康熙或雍正的贺电,千万不要逃出直播大厅。这年头,没有点穿越意识,你就是个“废人”。为了应景,凸显龙年风情,念贺电的时候,何晟铭和吴奇隆可以穿上龙袍,当摇臂扫过来的时候大喊一声“我没人疼,没人爱”。元宵节那天,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肯定是你们。
No9
诗朗诵《离婚难》
表演者:谢霆锋、张柏芝
舞台风貌:两人的诗句文本,都抄在A4纸上,每张纸的背面都是陈冠希的照片。词藻华丽程度不打紧,关键每一句出口,都要夹带精确财产,比如“深水湾别墅一栋”、“慕尼黑哈士奇3条”、“汇丰银行活期存款6000万港元”等等。朗诵过程中,现场观众包括电视机前的老百姓帮着一起算,全部演完,这婚还怕离不清楚?
这几年,春晚一直在兵荒马乱。可到头来,“兵马”都留给了央视,“慌乱”却抛给了大众。
去年兔年春晚结束后,某门户网站曾做过一次微博调查。在参与调查的1万名网友中,对春晚“满意”只占到6%。但是,这种愤懑的民意丝毫没有影响央视收取巨额广告费,进而有条不紊地评选“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
说白了,春晚根本不需要调查。绝大多数老百姓对它的态度,在十多年前就定型了。春晚就像是除夕夜煮的一锅饺子,第二天起来发现,吃不完,又舍不得扔掉。
对于缺乏自我纠错能力的春晚,我们不能组织人马“海扁”央视,但至少还有权天马行空。这一次,结合部分草根网友的创意,记者拟定了一张“2012龙年春晚节目单”。
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满意,但至少,它肯定比朱军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