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这是两首出自于不同年代的二个不同的伟大诗人所做的两首诗中的开头几句,然而诗中所传达和抒发的情感和所处的境遇是如此的不谋而合且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者出自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念奴骄·赤壁怀古》,后者则出自于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 赤壁赋: 这两首诗(词)恐怕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了。如果不记得苏轼的《念奴骄·赤壁怀古》中的诗句,起码应该记得赤壁大战吧,起码应该看过吴宇森拍的《赤壁》吧,如果仍然记不得故事情节,起码应该记得小乔吧,不过,我个人认为吴大导演起用林志玲来饰演小乔并不是太适合,不是我不喜欢林志玲,只是林志玲太具有时尚感啦,应该找个长相透着古色古香的女演员来饰演小乔才靠谱,,呵呵(开玩笑啦),,,, 苏轼的《念奴娇》的主要特点是寓情于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感情。如词的上半阕是对赤壁的逼真刻画和由衷赞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主要是刻画了周瑜的形象并倾注了苏轼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全词整体上意境深远而宽广,感情细腻而奔放,语言生动形象。 而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则充满了豪迈与悲壮,孤独与失落。其中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和孤独,又蕴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薄和蔑视。豪迈的旷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之波涛,汹涌奔流东逝,这是任何人也抗拒不了的。历史给人的感受是凝重,深沉,浓厚的,没有单刀直入的快意,而更似历尽荣辱后的沧桑与落寞,面对如血的残阳,历史仿佛永久凝固了在那一刻。 虽然,明代的杨慎距北宋的苏轼相差了好几百年,但是,二人在面对无情的历史和千古英雄的时候的感触竟然是如此的相似,有着不谋而合的感触, 二位古人都怀着深深的同感而 不仅仅是字句修辞的相似。 二: 《滚滚长江东逝水》 几百年过去了,今天的我们有幸可以欣赏到歌唱家杨洪基老师和《星光大道》选手朱之文对于杨慎这首诗(词)以歌曲的方式的精彩演绎,以现代的音符来诠释古代先人的思想和情感,这也是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首唱是杨洪基老师,给我的感觉,杨洪基老师的嗓音宽广,苍劲和浑厚。杨洪基老师将这首歌演绎的十全十美,他的颇具戏剧性与抒情性的嗓音和音色完美地表达了这首歌曲的历史内涵。也是中国歌坛最权威的版本。本人实在没有资格来评论杨洪基老师的演唱,就如同在秦始皇面前谈论统一中国一样的荒谬,本人只不过是表达对杨洪基老师的敬仰和崇敬之情。 如果说有一个人无论是模仿杨洪基老师演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还是以新的角度来诠释这首歌曲,而且达到了乱真的程度的话,那么目前就只有从《星光大道》出来的一位农民歌手,他叫朱之文(绰号大衣哥)。朱之文演唱这首歌曲的音色和乐感与杨洪基老师极为相似,而且得到了包括杨洪基老师在内的众多音乐专业人士的肯定和赞许。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部歌曲作品着重于反映和重现当时的历史氛围;从作品的曲调来看,这是一首羽调式的作品,羽调式音乐作品在情感的表达上通常给人一种凝重,悲凉,苍劲和悲壮的心理感受。朱之文在这首歌曲的演唱方面注意到并体会到这种具有历史氛围的 乐曲的艺术风格,把这首歌应该所要表达的悲叹而超然,大气而委婉的音乐神韵发挥的很到位。 歌曲的前两句以一去不返的滚滚东流的江水来比喻历史滚滚向前的进程,用滚滚翻腾的浪花,或者以后浪推前浪来比喻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对于历史现象的概括和总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词作者对于人生的豁达和超凡脱俗。“是非成败”中间的音乐休止则起到了推到情绪的作用。